在沒有科學的地方,迷信就是科學。這不是我說的,是蕭伯納兄所言。
義和拳時代如此,氣功時代如此,現(xiàn)在的普洱茶也是如此。
普洱茶行業(yè),很多人都要爭封號,封號越高大上,越好賣茶。
這是一個聽茶的時代,茶好不好無關緊要,封號才重要。
明明就是茶商,明明就缺乏最基礎的茶學知識,但是,經(jīng)營的時間一久,就成為了大師,這是什么邏輯呢?
我們喝88青,選了一款相對比較干凈的茶餅,有輕微倉味,我個人以為這是可以接受的,甚至可以作為88青的一個標桿。(非倉儲標桿)
所謂88青,市場的故事非常多,其實這就是一款普通的7542拼配茶,經(jīng)歷漫長的港倉歲月,港倉的濕度長期超過80%,茶湯濃黑透亮,很明顯,這是經(jīng)過了高溫高濕的發(fā)酵現(xiàn)象的茶餅,與現(xiàn)行的濕度低于80%倉儲環(huán)境的“干倉茶”有巨大的區(qū)別。
一個最簡單的驗證方式就是看茶湯,茶黃素、茶褐素、茶紅素,介入的時間順序差不離,退出的時間順序也差不離,有點點茶學理論基礎,多喝點茶,兩者一結(jié)合,都可以自己判斷的。
這樣的茶,無論如何退倉,在現(xiàn)在喝,都有些許倉味。這種現(xiàn)象,原本是實際倉儲所致,可以原諒。
但是,大家非要把這種倉儲的88青封為所謂的“干倉88青”,那什么是濕倉88青,濕倉不就是是發(fā)霉茶?發(fā)霉的茶,發(fā)霉的米,發(fā)霉的食品,不都是毒物,可以拿來對比?
這也是大家可以經(jīng)??吹降谋硌?,一個所謂的江湖大師,弄一團黑乎乎的茶餅,拿一根棍子使勁攪。不明白的人,傳說這種是一種失傳的茶藝,明白道理的人都知道這就是瞎搞。
拿棍子攪茶湯,原本就是泡茶的大忌,不要說倉儲不正常的茶餅,即使倉儲正常的茶餅也會渾濁。
既然自稱干倉之父,會不明白這種最基礎的茶學道理?
拿棍子攪茶,目的就是去除倉味,既自稱干倉,又想方設法當場去除倉味,哪里還有這種自我掌嘴的方法更好呢?
問題在于現(xiàn)實社會更荒唐,明明就是一場滑稽戲,總有人在場上歡呼叫好,明明就是根本不懂茶學的茶商,偏偏就有大把人迷信,整噸整噸存88青古樹。
現(xiàn)實社會的邏輯瘋狂而好玩,類似的茶商原本就是一種笑話,靠概念靠出位而大師無非也是一種笑話,但是,偏偏大家都瘋狂,眾人皆喜歡表演,把矮挫緊當高富帥,把茶商當大師。
如今的普洱茶,進入了一個表演的時代,問題在于,普洱茶一旦整體進入表演界,離88青就遠了,離茶就遠了。
編者注:吳疆,作家,茶文化學者。寫作《普洱茶營銷》、《普洱茶營銷--七子餅鑒茶實錄》、《吳疆說普洱》。